12月18日上午,被称为 " 湾区之眼 " 的文化地标深圳书城湾区城(含湾区民俗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悉,项目投资约 23 亿元,预计 2024 年底竣工,2025 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书城。
项目选址前海城市新中心
深圳书城湾区城(以下简称湾区书城)选址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前海城市新中心,宝安中心区中轴公园的中心位置,是深圳建设 "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 的重点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市重大文体惠民工程。
▲湾区书城与周边环境效果图
据了解,湾区书城项目共占地 6.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1 万平方米,高度 12 米,地上、地下各两层。地上建筑面积 3.5 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主题书店、湾区民俗馆、策展空间、文化交流分享平台等;地下建筑面积 9.6 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公共阅读空间、亲子活动体验、剧场、文化发布厅及服务配套等。
湾区书城建成后,预计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 800 场次,年均接待读者超过 1000 万人次,日最大接待读者量超过 10 万人次。
将打造成开放的 " 城市客厅 "
记者了解到,深圳书城湾区城(含湾区民俗馆)以 " 玉盘 " 为设计理念,与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另一侧方形建筑宝安区图书馆、宝安青少年宫相呼应,形成 " 天圆地方 " 的整体格局,构成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生活空间,为市民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湾区书城室内空间效果图
建筑内部空间借鉴 " 曲水流觞 " 的形式将游览路径串联起来,形式丰富的楼梯与坡道可被视作 " 书山 " 与 " 玉带 ",共同形成了多元有趣的公共空间。项目运用 " 把建筑敞开 " 的设计策略,让文化活动不局限于封闭的建筑空间中,将地上地下空间相连,使逛书城的体验可以在室内外自由切换。
此外,深圳书城湾区城(含湾区民俗馆)超过 74% 的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满足了连接地下通道网络与休闲漫步的需求。项目建后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打造成开放的 " 城市客厅 " ——市民在公园中的漫步路线不被建筑打断。
将成为绿色建筑的标杆
湾区书城的屋面绿化如同一块块 " 掀起的绿毯 " —— 书城楼顶即是公园,与宝安区中央绿轴相融合。地上景观搭配地下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同时调节了场地微气候,降低了建筑能耗损耗。依托大面积雨水回收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绿色建筑的标杆。
湾区书城作为多种功能的集合体,自身也形成了一个 " 微型城市 ",内含商业、策展、小剧场等多种文化项目配套。书城中还设有海外图书版块以及港、澳、台地区专门的售书空间。
记者了解到,湾区民俗馆作为湾区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岭南、粤港澳大湾区民俗为特色,兼具展示与体验、研究与传承为一体的国际性活态化公益文化场馆。
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线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粤ICP备191427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