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已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日在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信贷运行、金融支持深圳高质量发展、跨境金融改革创新进展、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新进展、深圳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情况等,并答记者问。
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推动深圳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是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达90883.35亿元,同比增长8.6%;较年初增加5784.29亿元,同比多增895.0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上半年贷款增量的主体。上半年,深圳企事业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57082.57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0个百分点;余额较年初增加5160.16亿元,同比多增1033.26亿元,占全部信贷增量的89.2%。
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6.4%和46.3%,分别高于全国0.3个、6.0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推动辖内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67个基点。总体来看,深圳金融业为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平稳增长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支持深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推动辖内金融机构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好服务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4%,比上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6个基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二是聚焦“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对辖内金融机构制造业信贷的督促指导,引导金融机构优化“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集群提升竞争力。持续推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举措落地见效,促进融资对接,加强对产供销“全流程”的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6.3%,比上年同期高16.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0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7.2%,比上年同期高41.2个百分点。
三是开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聚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授信审批和绩效考评等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提升专业能力。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2.9%,比上年同期高30.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
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
2023年二季度,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在总行、总局的指导下,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进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目前,已有多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联合4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7月6日,联合市商务局、深圳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形成合力助推深圳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首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近日,总行、总局决定在广东、北京、深圳三地开展试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6月30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正式印发试点文件,并完成首家试点企业备案。此次试点的落地,与2021年深圳首批开展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高版本资金池),共同构建了深圳“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全球化运营,为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金融支持前海30条”新项目落地。如5月30日,“前海港企贷”获总局批复,前海港资小微企业可在不超过500万人民币额度内借用外债,为全国首创,开辟了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新渠道。目前,“前海港企贷”即将完成规范性文件发文程序,7月可正式开展。又如5月8日,前海某保理公司为一家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办理了30万元的出口保理融资,实现商业保理公司办理国际贸易背景的商业保理业务首单落地。截至二季度末,落地总额合计110万元。有力地支持保理公司为出口企业提供保理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服务境内企业“走出去”。
四是促进“金融支持前海30条”已落地项目扩面增效。如5月,农业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为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办理了一笔大豆进口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该行首笔突破。开展大豆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的银行扩展至辖内两家,截至二季度末,结算金额累计20亿元。积极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进一步提升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截至二季度末,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试点银行扩大至29家,服务企业625家,完成境内外汇运费支付金额合计3163万美元。相较于一季度末,支付金额增加六倍。
深圳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受理商户超210万家
逐步推进深圳市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六大领域全覆盖。在日常消费领域,基本完成了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餐饮酒店的受理环境建设,逐步挖掘小微商户的接入潜力;在生活缴费领域,已实现水、电、燃气、通讯缴费等场景的线上线下数字人民币支付环境改造;在交通出行领域,全面实现公交、地铁、停车场、加油站等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在教育医疗领域,畅通大中小学、医院、社康、药店等场景的支付渠道,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与线上和线下医疗付费场景的有效融合;在文体旅游领域,打造书店影院、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体育健身等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场景;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全渠道数字人民币缴纳税款,打通数字人民币公积金缴存、非税缴费线上通道。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已有受理商户超210万家,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超3594万个,较年初增长760万个,数字人民币已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线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粤ICP备19142764号